想说 | 戏曲少儿类大赛难见秦腔身影,谁之过?
近日,第23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在上海举行,来自国内外28个省市地区的174个小选手参加了演出,陕西两名年仅11岁的京剧小选手也位列其中。
这样一条新闻,这样一场全国赛事,在陕西的戏曲爱好者特别是喜爱戏曲的青少年中并没有引起多大关注。为什么陕西的关注者少,究其原因只怕是里面没有唱秦腔的孩子。
陕西是戏曲大省,更是秦腔重镇,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的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是一项全国性、高规格的少儿戏曲艺术活动,二十多年中,陕西共有90名选手获奖。
可是,戏曲大省、秦腔重镇陕西,在此次以及类似全国赛事中居然没有一名秦腔或陕西其他地方戏的小演员进入决赛,确实很可惜。可惜归可惜,问题已经出现,总是应该好好反思一下吧。
秦腔小神通李旭
秦腔小神童雷格格曾荣获第八届
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金花奖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全国涌现出一大批戏曲小神童,在各地电视台的戏曲节目中崭露头角。充满童稚的声音、稚气未脱的形象,引起了戏曲爱好者的追捧,也掀起了“儿童戏曲热”现象。
二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小神童们逐渐长大,有不少进了专业艺术院校学习,毕业以后成为专业演员。他们头顶“神童”光环,在各自剧种领域中拥有一定知名度,网络词汇叫“自带话题和流量”,延续着戏曲风采。
青年演员王航曾荣获第四届
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金花奖
相对于豫剧至今仍有不少小选手参加《梨园春》等电视比赛和“小梅花”等线下竞技,秦腔的“新苗”却难得一见。我在电视戏曲节目中做评委多年,遇见来参赛的业余小选手,一只手就数过来了。尽管每次遇见总能“眼前一亮”,但从人数和表演水平上来讲,跟二十多年前完全无法相比。
这必然跟社会发展以及文化变迁有关。不可否认,作为传统文化组成部分的戏曲,在当下文化环境中竞争力相对薄弱,小朋友们爱看动画片,却绝少有机会接触到戏曲。他们可能模仿“光头强”和“喜羊羊”,却没见过舞台上的生旦净丑。接触都接触不到,哪还有爱上并学习的可能。
这也跟家庭培养以及孩子的成长环境有关。当年参赛的小选手,若问及“家里谁喜欢戏曲”,总是会回答“我爷我奶”,可见长辈的爱好对小朋友的影响。如今,家在农村的老人到城里带孙子看孙女,自己都缺少听戏看戏的机会,就更难给孩子们接触戏曲的窗口。
更重要的是孩子与戏曲的接触机会实在太少了。“戏曲进校园”是近年来专业院团培养青少年观众的有效途径,每次专业院团到中小学演出都能引进孩子们的争相效仿,但随后孩子们还将面临学习压力,刚培养起来的戏曲萌芽就悄然泯灭。所幸这几年一些院团扎根学校,办起了每周一两次的戏曲辅导班,用“常驻”方式滋养少年儿童的戏曲梦。
青年演员陈黎曾荣获第七届
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金花奖
2007年,陕西省首届大学生艺术节上,来自欧亚学院的李睿演出的《锁麟囊》获了奖,我在现场就问过几个给李睿搭班子跑龙套的同学,他们说一开始只是给同学帮忙,经过一段时间排练,他们也逐渐喜欢上了戏曲。有的人还说,戏曲这么好,过去只是没有机会遇见,只要一遇见就会离不开。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路转粉”。
秦腔和其他剧种一样,都面临着观众年龄老化、演职人员新生力量不足等问题。要整体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就要从培养新生力量,即培养“戏曲新苗”开始,而培养新苗,首先就要让孩子们能接触到戏曲、接触到秦腔。
秦腔和其他剧种一样,“自古英雄出少年”,从来都有少年成才并终成大器的新苗。六龄童李爱琴、八岁红肖若兰、九龄童王晓玲都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孕育秦腔新苗,是秦腔在新时代继续焕发生机的迫切需求。
温馨提示
为秦腔聚力 为传统加油
2019“新·十大民间唱将融媒体评选”
网络投票
正在进行中
点击链接进入投票页面
为您喜爱的候选人投票吧
↓↓↓
投票是一种支持!
留言是一种鼓励!
他们的秦腔梦想需要大家的聚力!
▲西北名丑薛广民从艺四十周年专场演出火爆上演(内附独家视频)